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32篇
  免费   1506篇
  国内免费   3789篇
林业   2791篇
农学   1066篇
基础科学   4162篇
  5985篇
综合类   14192篇
农作物   715篇
水产渔业   562篇
畜牧兽医   2189篇
园艺   357篇
植物保护   1208篇
  2024年   395篇
  2023年   1368篇
  2022年   1511篇
  2021年   1465篇
  2020年   1465篇
  2019年   1592篇
  2018年   1001篇
  2017年   1391篇
  2016年   1683篇
  2015年   1623篇
  2014年   1594篇
  2013年   1657篇
  2012年   1772篇
  2011年   1691篇
  2010年   1655篇
  2009年   1483篇
  2008年   1563篇
  2007年   1275篇
  2006年   955篇
  2005年   860篇
  2004年   678篇
  2003年   569篇
  2002年   434篇
  2001年   382篇
  2000年   350篇
  1999年   318篇
  1998年   354篇
  1997年   319篇
  1996年   296篇
  1995年   296篇
  1994年   247篇
  1993年   213篇
  1992年   171篇
  1991年   208篇
  1990年   171篇
  1989年   120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本文运用水流相似原理,对可控止回阀的流阻系数曲线和动水力矩,进行了系统的水力模型试验研究,为该阀的节能效益和技术开发的可行性,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其流阻系数值为0.19,优于液控蝶阀。  相似文献   
82.
杉木人工林收获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临时样地资料,建立并比较了二类杉木人工林收获模型:一类为多元线性收获模型;另一类为以推广的Richards生长模型为基础的多元非线性收获模型,利用独立检验样本进行了适用性检验和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83.
为了确定合理的采伐量,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并能调整森林的龄级结构,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本文提出了计算合理采伐量的数学模型——LAW模型。  相似文献   
84.
刺槐单株生物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依据420株刺槐生物量及23株树干解析资料,应用灰色Verhulst模型,对太行山坡地刺槐林单株干、枝、叶、根生物量动态进行了研究,分别建立了预测模型,预测了各器官生长的速生期和停止生长林龄,为实现刺槐林的多目标经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5.
苏薯2号氮磷钾效应函数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薯2号是江苏省农科院“七五”期间育成的高产高淀粉甘薯新品种,目前正在省内外甘薯生产区大面积推广种植.为进一步完善良种良法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我们在过去单因子试验基础上,于1991年进行了NPK不同组合水平的复因子试验,研究NPK不同施肥水平与产量结构因素的关系及其数学模型,为甘薯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6.
应用积分GM(1,1)模型进行杉木炭疽病预测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积分生成代替传统的累加生成方法 ,并用双向差分建立积分GM (1,1)灰色预测模型进行杉木炭疽病预测预报的研究 ,结果表明积分GM (1,1)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杉木炭疽病在三明市的发生  相似文献   
87.
88.
89.
本文基于Robison褶积模型和Bernoulli-Gaussian反射列,在极大似然准则和某些假设下,证明了当信噪比趋于无穷大时,振幅估计收敛于它的真值,振幅估计是相容的。  相似文献   
90.
羊草+杂类草群落生物量动态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黑龙江肇州县羊草+杂类草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地下生物量的分布以及地上生物量与降雨量、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生长季内,群落地上生物量动态模式呈单峰型,符合四次多项式模型增长,最大地上生物量出现在8月5日,其值为197.3m2而后下降;群落地下生物量分布由上至下呈负幂函数变化,其模型为:Bu=Y·(D+10)-x.其中在0-30cm土层中,群落地下生物量占总地下生物量的77%~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